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建设项目概况 | 公众参与情况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镇海燃机-蛟川22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石化区及高新区贵驷街道 | 宁波纵联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本项目投资24469万元,拟建双回线路7.07km,包括电缆和架空两部分: (1)电缆段:拟建双回电缆线路约4.801km,其中新建双回电缆管沟约2.848km,水平顶管0.515km,利用明海路综合管沟约1.438km。(2)架空段:新建双回路架空线路2.269km,新建架空铁塔10基,拆除现有的220kV蛟达/蛟蓬线老塔2基。 | 无 | 建设单位将按照环评提出的相关要求实施项目建设,确保落实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 | 1、生态环境 ①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施工活动范围;施工过程应对植被加强保护,禁止乱占、滥伐和其他破坏植被的行为。 ②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避开雨季土建施工。土建施工场地涉及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岚山村等)的区域采取围挡、遮盖的措施,避免由于风、雨天气可能造成的风蚀和水蚀。 ③材料运输充分利用现有公路,可通过现状道路运输,减少临时便道设置; ④基础开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堆放,表层土壤单独开挖,妥善堆存,用于施工结束后植被恢复覆土。 ⑤施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尽可能恢复原状地貌,施工固废外运处置。 ⑥输电线路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根据原有功能进行恢复。 ⑦禁止在河道两岸范围内进行采石、取土等活动;为尽可能减少开挖面积,采用非开挖水平定向钻拉管方式穿越;尽可能缩短施工作业时间;临近河道施工不得污染河道水质。 2、水环境 施工人员临时生活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租赁房屋已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施工现场产生的粪便污水通过设置简易厕所,集中收集、定期清运。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于施工现场洒水抑尘。禁止架空线路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废水排入附近水体,避免对附近水体产生污染。 3、声环境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优先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设备;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正确操作;优化施工车辆的运行线路和时间;施工噪声应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避免夜间施工。 架空线路建设时通过选用加工工艺水平高、表面光滑的导线减少电晕放电,并采取保证导线对地高度等措施。运行期声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 4、大气环境 施工场地设置围挡,洒水抑尘;对于临时堆放的建筑材料等应用土工布围护,并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4、施工现场土方开挖后尽快完成回填,不能及时回填的场地,采取覆盖等防尘措施;加强施工及运输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行驶路线,不得沿途撒、漏。 5、固体废物 拆除的杆塔、导线及废旧绝缘子由供电公司物资部门回收处理;分类收集堆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并集中处理。 6、电磁环境 本工程线路经过耕养区时,导线对地面的最小距离应不低于6.5m,经过公众曝露区时,导线对地面的最小距离应不低于11m。选取较高安全系数的塔高、塔间距,并增加导线与敏感目标的安全净空高度;选择绝缘效果好的导线,并做好输电线路绝缘子和金属表面清洁养护工作。地下电缆敷设时,在每一相电缆外包裹绝缘层和金属护层,并采取直接接地措施;容纳地下电缆的排管顶部土壤覆盖厚度不宜小于0.5m。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
2 | 镇海区九龙湖镇河头勤山采石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河头村 | 宁波雄镇矿业有限公司 | 本项目拟对镇海区九龙湖镇河头勤山采石场历史遗留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总用地平面面积约20000m2,工程削坡治理区平面面积约9874.19m2,宕底面积约4405.08m2,临时用地面积5720.73m2,总开挖方量合计约106888m3。 项目拟建设坡脚沉淀池2座(D1、D2),蓄水池一座(X1),消能池2座,纵向急流槽89m,坡脚排水沟185m和平台排水沟559m,共同构成项目排水导流系统。 本项目复绿采用喷播绿化工艺,选用植被为珊瑚、红叶石楠、黄馨等,其中平台客土喷播绿化2236m2,边坡挂网喷播绿化10964m2。 < |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