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351国道兰溪马涧至建德大慈岩段工程
建设地点: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工程建设内容:本项目主线起自兰溪市与建德市行政分界处的回回塘村附近,沿建德回回塘、里叶村北侧后转西南布线,经陈岭脚村,在陈店村南侧接回S316(21 省道),终点位于建德市与龙游县行政分界点,与351国道龙游横山至开化华埠段起点顺接,路线全长3.107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为80km/h,24.5m宽双向四车道布置。沿线设桥梁171米/3座,均为中小桥,公路服务站1处。
规划符合性:本项目已列入浙江省及杭州市综合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的实施类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符合《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杭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本项目不在建德市城区、大慈岩镇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符合《建德市域总体规划(2007-2020)》及其有关乡镇规划。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①本工程评价范围内现状共涉及4个敏感点,均为村庄。②本工程不涉及“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新安江-泷江分区;工程用地范围未占用建德市生态保护红线。
声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序号 | 敏感点名称 | 桩号/方位 | 与路面高差约(m) | 路线经过方式 | 备注 | ||
行政区 | 所属社区 | 名称 | |||||
1 | 大慈岩镇 | 里叶村 | 回回塘 | K63+000~K63+150/左侧 | -6.82 | 桥梁 | |
2 | 大慈岩镇 | 里叶村 | 里叶村 | K63+750~K64+400/左侧 | -2.52 | 桥梁 | |
3 | 大慈岩镇 | 陈店村 | 陈岭脚 | K64+950~K65+300/左侧 | -2.72 | 桥梁 | 既有S316 |
4 | 大慈岩镇 | 陈店村 | 陈店 | K65+300~K65+900/右侧 | -1.79 | 桥梁 | 既有S316 |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施工期:(1)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公路施工、建桥打桩以及施工车辆运输等。施工期噪声源具有间歇性、高强度、无规则等特点,根据影响分析,昼间、夜间施工噪声会给沿线距离较近敏感点造成影响,随着施工期结束,施工噪声影响也随之消失,但在施工期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轻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施工期以扬尘污染为主,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公路施工扬尘及车辆行驶二次扬尘、堆场扬尘等,对施工场地、堆场等近距离的敏感点,施工扬尘将产生一定影响。同时,本工程桥、路面沥青铺设过程中将产生沥青烟尘对环境空气质量将产生一定影响。(3)施工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生产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生产废水经过隔油沉淀等处理后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当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对水环境影响不大。(4)施工期固废主要为土石方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若不妥善处置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5)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路基、桥墩、施工营地及临时场地的建设,将引起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原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同时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噪声、灯光,水体和底泥扰动等均会对生态环境及生物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运营期:(1)生态环境:设计采用以桥代路、永临结合、合理调整土石方平衡等一系列措施,从源头上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工程施工将造成永久占地内植被的永久性消失和临时用地内植被的暂时性消失。由于这些植物种类均为区域内常见种,分布范围广,分布面积大,不会造成区域植物种类的减少,也不会造成区域植物区系发生改变。本工程设置的桥梁和涵洞可满足野生动物通行要求,加上动物具有较强的趋避能力,工程建设对野生动物影响不大。(2)声环境:根据预测结果,公路沿线部分敏感点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现象,需采取隔声降噪措施以降低对敏感点的影响。(3)水环境:营运期废水主要是公路服务站生活污水、路面径流。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路面雨水经收集后就近排入地表水体,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4)环境空气:主要为过往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以及服务站食堂餐饮油烟。随着我国执行单车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单车尾气的排放量将会不断降低,运输车种构成比例将更为优化,高能耗、高排污的车种比例逐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将大大降低,公路对沿线空气质量带来的影响逐步减小。服务站食堂餐饮油烟经高效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可实现达标排放。(5)固体废物:服务站等区域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施工期主要环保措施:对噪声较大的机械采取隔声措施,尽量远离敏感点布置。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尽量不施工或依法施工。协调好车辆通行的时间,夜间运输减速缓行、禁止鸣笛。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当地原有的设施进行处理。加强施工机械设备养护及废油收集。禁止施工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随意排入水体。施工现场设硬质围挡,洒水降尘。
运营期主要环保措施:(1)对噪声超标的敏感点采取隔声窗措施,使得敏感建筑满足室内使用功能要求。(2)服务站食堂含油餐饮废水经隔油设备后和生活污水一同经处理后回用。(3)食堂餐饮油烟经高效油烟净化器处理。(4)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存储,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5)工程通过采取绿化、植树、种草等植被恢复措施,对恢复、改善工程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采取严格控制施工场地、严控施工废水排放、生态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系列影响减缓措施后,工程建设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强化跨兰江等路段污染风险防范措施,建立风险监控台帐,实行环境风险过程控制,形成风险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
措施预期效果:评价针对超标噪声敏感点逐一提出了隔声窗等措施,措施后满足声环境质量要求、维持现状或满足室内使用功能。其他污染物排放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通过采取严格控制施工场地、严控施工废水排放、采取生态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景观设计等一系列影响减缓措施后,工程建设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采取环评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后,项目环境风险符合要求。
(五)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351国道兰溪马涧至建德大慈岩段工程符合《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杭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也符合建德市域总体规划及沿线乡镇规划,同时符合建德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要求。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但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将会对工程沿线区域的声环境、生态环境、水环境产生不利环境影响,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切实执行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把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科学施工,本工程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因此,本项目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见的内容
征求意见的对象: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公民、单位或团体。
征求意见的范围:工程在环境影响、环保措施、对工程建设所持态度等环保方面的意见。
期限和公众意见反馈途径:通过邮件、电话、信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反馈意见,请务必留下您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回访。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为2022年8月2日至2022年8月16日。公众若需补充信息,请在2022年8月2日至2022年8月16日期间,与环评单位联系。
(七)联系方式
①建设单位:建德市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电话057164723117(吴工),地址:建德市新安东路271号,邮箱:743891890@qq.com
②环评单位: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联创街199号星月科创产业园3号楼(邮编310000);电话:0571-87992507(王工);邮箱:498432441@qq.com。
③审批部门: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电话:0571-28869159。
(八)环评报告审批前公示
在报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前,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将在环评单位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网站(https://www.zjshjkj.com/)进行公开,届时公众可上网查阅。
建德市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盖章)
2022年8月2日
文章推荐: